新聞重點
赫斯特·皮爾斯(Hester Peirce)表示,市場而非監管機構將決定哪些代幣化資產成功
代幣化證券仍然受到SEC規則的約束,需遵守披露和合規要求
穩定幣引領代幣化增長,但採用速度依然緩慢
SEC專員赫斯特·皮爾斯在週二表示,市場最終將決定哪些類型的代幣化證券和現實資產會成功。
代幣化證券和現實資產的未來可能不會由監管機構塑造,而是由市場本身決定。
這是SEC專員赫斯特·皮爾斯的看法,她告訴《彭博社》投資者和企業最終將決定哪些模式會成功。
這對你有何影響。
代幣化證券仍受SEC規則約束
雖然代幣化正在改變資產的包裝和交易方式,但皮爾斯提醒道,規則仍然保持不變。
代幣化證券仍然是證券,這意味著發行者必須明確披露資產特徵並遵守訪問限制。
她表示:“這可能是一種具有不同特徵的證券,而這是需要向投資者傳達的內容。”
SEC不會挑選贏家
皮爾斯還強調,SEC願意與採取不同方法的人合作,而不是“挑選贏家”。
她補充道:“我們期待與各方合作,嘗試這些不同的模式,看看市場的反應。”
代幣化獲得關注,但採用速度緩慢
代幣化正迅速吸引金融科技創新者和華爾街巨頭的注意。
至今最成功的例子是穩定幣市場,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2萬億美元。大公司如貝萊德(BlackRock)、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Coinbase正在探索代幣化資產,但在穩定幣之外的增長卻十分緩慢。
摩根大通表示,採用率僅為250億美元,主要由加密公司驅動,而非主要銀行和公開上市公司。然而,專家指出,新的穩定幣法律將提供更清晰的規則,支持更廣泛的採用,儘管對風險和詐騙的擔憂依然存在。
加密市場結構法案
皮爾斯還概述了SEC如何與CFTC合作進行加密監管,特別是在執行總統工作組對數字資產的建議方面。
在交易費用方面,皮爾斯表示,應由受益者支付。即使國會未能儘快通過加密市場結構法案,SEC也不會等候國會對市場結構法案的行動。
此外,該加密市場結構法案目前正在美國參議院審查,並在眾議院獲得78票的強大兩黨支持。
她表示:“我們可以在現有的權限下做很多工作,我們認為我們的行動將與未來的市場結構立法保持一致。”
加密項目向前推進
根據這位專員的說法,SEC內部的加密項目(Project Crypto)正在“非常順利”地進行,工作小組正在全 agency 協作,與行業參與者和利益相關者會面,收集書面意見,並準備改革方案。
似乎願景是清晰的:創新將引領,而市場將選擇贏家。我們正在迎來加密貨幣的新時代。
常見問題
代幣化證券的主要披露要求是什麼?
代幣化資產必須披露:1)基礎資產詳細信息 2)贖回機制 3)智能合約風險 4)轉讓限制——就像SEC第144條規則下的傳統證券一樣。
加密項目與以往SEC倡議有何不同?
不同於被動執法,加密項目通過:1)每月技術衝刺 2)開發者辦公時間 3)在推出前對新代幣化模型進行沙盒測試,主動與行業接觸。
銀行如何適應代幣化競爭?
主要銀行正在組成聯盟(如摩根大通的代幣化擔保網絡)以標準化:1)結算協議 2)KYC/AML框架 3)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之間的互操作性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