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亮點
比特幣在接近 110,000 美元,因為 ETF 遭遇 30 天的資金流入,顯示出在科技市場資金外流的情況下,機構信心依然強勁。
QCP 表示,由於宏觀韌性、ETF 需求和對關鍵 PCE 數據的對沖工具,加密貨幣正逐漸超越科技股。
比特幣已從週末的下跌中恢復,穩定在接近 110,000 美元。這一強勁表現得益於連續 30 天的資金淨流入,例如貝萊德的 IBIT。根據 QCP 的說法,這顯示出機構的強烈興趣和對加密貨幣作為長期資產的日益信心。
另一方面,科技股,特別是像 TQQQ 這樣的槓桿型股票,正面臨重大資金外流。自 4 月以來,由於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希望減弱以及對通脹上升的擔憂,他們受到了衝擊。投資者變得更加謹慎。
隨著交易者為本週五關鍵的核心 PCE 通脹數據做好準備,QCP 概述了促進加密貨幣和科技市場之間日益分歧的關鍵力量。
為何加密貨幣獲得優勢
QCP 表示,一些投資者正在從價格高昂的科技股轉向加密貨幣。加密市場的成熟度也在發揮作用。隨著更成熟的對沖選擇和對槓桿的依賴減少,加密貨幣在應對宏觀衝擊方面比以前的周期更具優勢。
還有,像特朗普突然威脅歐盟徵收關稅等政治事件正在給股市帶來壓力。加密貨幣與政府政策和實體供應鏈的關聯較小,因此能夠避開這場風暴。
值得關注的事項:PCE 數據和運輸成本
本週五的核心 PCE 數據可能成為轉折點。如果通脹高於預期,可能會延遲美聯儲的任何寬鬆政策,並進一步打擊科技股。與此同時,歐洲的運輸延遲正在推高全球成本。這可能進一步壓縮科技公司的利潤,而加密貨幣因其數字化和去中心化的特性,則不受影響。
QCP 認為,如果通脹持續存在,加密貨幣甚至可能作為對沖而獲益。
常見問題
比特幣升至 110,000 美元的原因是什麼?
機構對貝萊德的 IBIT 等 ETF 的資金流入以及日益增長的通脹擔憂正在推動比特幣的反彈。
通脹對加密貨幣和科技股的影響如何?
高通脹對科技股的影響更大,而加密貨幣則因其去中心化和數字化的特性,能夠作為對沖而受益。
為什麼投資者會從科技股轉向加密貨幣?
科技股受到通脹和利率的影響;而加密貨幣則提供增長、對沖和較少的政策風險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