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Ripple首席法律官對SEC對以太坊交易的分類提出疑問。
尼爾·哈特納對SEC調查過程的透明度和完整性提出質疑。
大衛·施瓦茨對SEC和中國過去的監管策略之間的相似之處提出了比較。
Consensys最近宣布SEC決定結束對以太坊的調查引發了加密貨幣界重要人物的不同反應。Ripple首席法律官斯圖爾特·阿爾德羅提對SEC結束對以太坊調查的決定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同時稱之為對Consensys的一次重大勝利。
然而,阿爾德羅提提出了關於如何監管以太坊交易的重要問題。他特別問及這些交易是否應該被視為證券,突顯了監管環境中持續存在的不確定性。
Consensys的一次重大勝利,但仍有疑問。這是否意味著SEC認為Consensys對以太坊的報價和銷售不屬於證券交易,和(或者)ETH本身不是一種證券?如果現在問,Gensler會說什麼?MetaMask和權益穩定的狀態如何?
此外,阿爾德羅提的言論還引起了對以太坊相關項目(如MetaMask和權益穩定)的擔憂。他表示,這一領域也需要明確的規則。
對透明度的疑慮
加入抨擊的還有Ripple Payments的軟件工程師尼爾·哈特納,他對SEC調查過程的透明度表示懷疑。哈特納的言論表明對SEC行動缺乏公開性的認知,暗示有預設的議程。
他懷疑SEC可能在啟動調查後不久就策略性地結束了調查,引發對監管過程的完整性以及對市場動態的潛在影響的問題。
還記得中國過去時常禁止和解禁比特幣,只為了操縱市場來服務他們的寡頭嗎?
— 大衛“JoelKatz”施瓦茨 (@JoelKatz)
2024年6月19日
SEC遵循中國過去的行動
與此同時,Ripple首席技術官大衛·施瓦茨突顯了SEC最近行動與中國過去對比特幣的待遇之間的奇特相似之處。他提到中國定期禁止然後解禁比特幣的策略,被廣泛認為旨在影響市場以造福中國某些富有的個人。
通過進行這種比較,施瓦茨暗示SEC不一致的監管方式可能同樣有利於加密貨幣市場中的特定參與者,潛在地影響市場動態以不可預測的方式。
Related Posts
Add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