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的加密貨幣監管目前處於半法律狀態。它尚未完全被接受,也尚未完全被禁止。在菲律賓,加密貨幣交易是合法的,但加密貨幣不被視為「法定貨幣」。該國對加密貨幣持有進步和實用的態度,允許其用作支付方式,並為加密貨幣交易所和服務提供商發放許可證。菲律賓擁有一個充滿活力的加密社區,舉辦活動、聚會和支持數字資產的倡議。
這份Coinpedia的報告概述了2024年菲律賓加密貨幣狀態的簡要分析。
介紹
菲律賓的主管機構是菲律賓銀行(BSP),已發布有關虛擬貨幣(VCs)的指導方針。近年來,加密世界發展迅猛,許多人使用數字貨幣。這導致政府制定了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是負責監管菲律賓證券、投資和金融工具的政府機構。
監管框架
從事VC交易的個人或企業需要在BSP註冊並遵守操作要求,包括風險管理措施和客戶身份識別程序。這些規定旨在保護金融系統免受潛在濫用。
SEC還發布了有關ICO和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投資計劃的規則。要經營加密貨幣交易所,必須獲得VASP許可證,並且對於其他服務,還需要其他許可證,包括電子貨幣發行機構(EMI)和匯款轉帳公司(RTC)。
央行BSP最近發行了首張具有第一級高級電子支付和金融服務(EPFS)許可證的硬幣,這是以前僅保留給傳統銀行的資格。
菲律賓沒有統一的身份證,因此公司技術系統需要能夠識別來自全國各地的有效身份證件。
也可閱讀:
菲律賓SEC打擊Binance,要求該交易所停止運營
時間表
2017年2月6日:BSP發布了2017年第944號通函,承認虛擬貨幣為有效的支付方式。
2018年2月8日:SEC發布了有關首次代幣發行(ICOs)和加密貨幣投資的諮詢意見。
2021年1月25日:BSP引入了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s)的指南,要求它們在開展該國業務之前從BSP獲得許可。
2022年12月22日:SEC警告公眾不要使用該國內的未註冊交易所。
2023年1月25日:SEC提交了有關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草案規則,涵蓋加密貨幣和數字金融產品,供公眾審查。
2023年1月31日:該國有19家註冊的VASP。2023年初,SEC與菲律賓大學法學中心合作,共同制定數字資產的指南。
2024年1月1日:菲律賓加強了加密貨幣的旅行規則要求
稅收
菲律賓政府對加密貨幣交易實施了最高15%的資本利得稅,以監管和徵稅不斷增長的加密貨幣市場。該稅收適用於從出售或交換加密貨幣以及使用加密貨幣進行的購買中獲利。
擁有或交易加密貨幣的菲律賓人需要在年度報稅中報告他們的資本利得。
對於積極交易加密貨幣並打算進行短期轉售的個人或企業,這些數字資產可能被歸類為存貨。因此,如果滿足菲律賓通常設定的12%的適用閾值,則從銷售或交換加密貨幣獲得的任何收入可能被徵收增值稅(VAT)。
相反,出於投資目的而持有的加密貨幣,例如長期增值,更有可能被視為無形資產。根據這種分類,加密貨幣對於稅收目的而言成為資本資產。由於出售或交換此類資產而產生的收益將受到普通所得稅的納稅義務。
也可閱讀:
菲律賓SEC對Binance發出禁令警告:用戶應該擔心嗎?
結論
菲律賓的監管機構多年來一直在基於對加密空間的良好了解而運作合理的框架!該國仍然是加密貨幣的有吸引力目的地,因為它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有1160萬菲律賓人擁有數字資產。它不斷適應不斷變化的加密環境!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明,它致力於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方法,與菲律賓大學法學中心(UPLC)合作制定了數字資產的指南。這種合作表明要確保監管不僅堅固,而且也具有良好的信息依據。《共和國法令第11765號的實施規則和規定》公開徵求意見,表明致力於透明度和利益相關者參與塑造監管。這種包容性的方法有望在未來繼續,確保加密社區和企業參與菲律賓監管框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