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因其植根於傳統的特質而聞名,然而在科技進步方面,他們持開放態度。他們在加密學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是第一批認識到數字去中心化世界潛力並開始挖掘比特幣的人。日本已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中心。加密貨幣在日本並不被視為法定貨幣,因為它並非由中央銀行發行。
在這個模組中,Coinpedia整理了2024年日本的最新加密貨幣法規。
簡介
日本金融廳(FSA)負責監管日本的加密貨幣。在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JVCEA)和日本證券代幣發行協會(JSTOA)的幫助下,日本監管加密貨幣。2017年4月,付款服務法(PSA)將比特幣視為合法財產。從那時起,整個監管時間軸一直非常活躍。
讓我們來探索日本在加密貨幣方面的監管框架。
加密貨幣在日本是否受到監管?
根據付款服務法(PSA),加密貨幣已被視為合法財產。
最重要的行動發生在2020年5月。付款服務法和金融商品交易法(FIEA)的修正案被引入。將「虛擬貨幣」一詞替換為「加密資產」。
在日本運營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必須向金融廳註冊並遵守傳統的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資金來源(AML/CFT)責任。這確保這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以安全的方式運作。
日本國稅廳自2017年起將加密貨幣的收益視為「其他收入」。因此,確保加密貨幣參與者按相應的稅率徵稅。
日本金融情報分析中心(JAFIC)負責執行防止轉移犯罪所得法,確保AML標準得到落實。
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必須嚴格進行KYC。
具有高資歷的金融局的公司有資格在這裡運營加密貨幣交易所。
如果國際加密貨幣交易所按照其所在國家的法律註冊,則允許它們在日本運營。
加密貨幣法規
2018年10月,金融行動工作組(FATF)要求加密資產交換者和加密資產保管人採取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資金來源措施。
2020年,付款服務法(PSA)進行了一些修訂,例如:
由於大多數加密實體並不作為貨幣運作,因此將其稱為「加密資產」而不是虛擬貨幣。對於加密世界的「投機性投資」廣告受到限制。
對於成為加密資產交換者的申請人,要求提前發出警示。
對於加密資產交換者的網絡廣告引入了法規。
金融廳目前正在制定適用於虛擬資產供應商(VASPs)的「加密旅行規則」指南,即APTCP。
2021年,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JVCEA)要求金融廳通知加密資產轉移的發送者和受益者信息,並在2022年採用自我監管規則以符合旅行規則。
JVCEA在2022年4月將旅行規則納入VASPs協會的自我監管規則中。
內閣官房於2022年12月修訂了APTCP,強制執行加密旅行規則。
2023年2月,金融廳就部分修訂APTCP執行令的內閣令草案展開了諮詢。
日本於2023年6月監管了穩定幣。他們試圖解決與穩定幣相關的擔憂。完成許可證要求並獲得日本監管機構批准可能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
到2024年3月,監管機構可能會廢除長期預審程序,允許已經獲得授權的交易所上市虛擬貨幣。
稅務
日本國家稅務協會將加密貨幣視為財產並對其課稅。
日本認為超過200,000日元的加密貨幣收益屬於其他收入。
可以按照最高55%的稅率徵稅。
其中包括永久居民的交易、挖礦和去中心化金融借貸的利潤。
股票利潤稅為20%,相對較高!
例如,如果在上一個財政年度中購買或出售加密貨幣並獲利超過200,000日元,則需要在所得稅申報表上申報加密貨幣總額。
支付的加密貨幣收益稅取決於個人所得稅稅率。
投資者可能需要根據所得稅對加密貨幣支付最高55%的稅金。
結論
日本政府被看作是對地方政府提供NFT作為獎勵的行為。政府的這些活動表明了它對加密世界的友好態度。憑藉著一些放鬆和進步的法規,日本被認為是處理加密貨幣的合適國家之一。